拜岳台
特别提到拜岳台,是我个人特别喜欢看《汉武大帝》这部剧。西汉元封五年(公元前106年),汉武帝刘彻行南巡狩,自浔阳顺江而下,经过今天的安庆市盛唐湾进入怀宁县山口镇,溯水而上。法驾从今天柱山野人寨,登礼天柱山,“号曰南岳”。直到隋文帝诏改江南衡山为南岳,其间700年,所称南岳,即天柱山。南岳称号南移后,天柱山人称“古南岳”。
拜岳台据说就是汉武帝拜岳之处,台有3层,高5米多,占地500多平方米。顶层是汉武帝祭台,气魄宏伟;中层是随从官员陪祭处,地面宽阔;下层是护卫之地,森严壁垒。祭岳台两侧有石雕门神两面,面像为勇士,身佩长剑,怒目圆睁。祭岳时,汉武帝亲自点火祭拜,号天柱山为南岳,臣民叩首跪拜,高呼“万岁万万岁”。祭台上,当时有一座“汉燎亭”,明末时毁于兵火。乌以风《天柱山志》载:“汉武帝祭岳所用之大镬(锅)四口,四百年前犹存于山谷乾元寺,明末始毁。”相传,汉武帝祭台时,看见五岳在云中出现,随命当地官员在祭岳台前建五岳祠。据《安庆府志》载,五岳祠也毁于明末兵火,今天仍可见一段砖墙遗迹。
站在这里,忆古思今,颇有一番豪情在我胸。
炼丹湖
从天池峰、拜岳台、青龙背、莲花峰一路下来,就到了炼丹湖。炼丹湖是我国第三大高山平湖。我们去的那天湖面平静,湖水碧绿如玉,宛若一方碧玉镶嵌在天地之间,又似一抔温润乖巧的依偎在天柱山的怀抱之中。
炼丹湖四周群山罗列,苍崖青松和蓝天白云倒映其中,如锦如织,给平静的湖面增添了生机;泛舟其上,波光粼粼,又如入瑶池。湖上有时烟云袅袅,红男绿女荡舟疑入仙界;有时湖平似镜,蓝天群峰倒映湖底,游人不忍点浆。
在“炼丹湖”平静的水面之下,原来未修湖以前,称“良药坪”,又叫“上炼丹”。汉未明道左慈曾在此采药炼丹,现在“炼丹湖”名即来源于此。左慈当年炼丹住过的“炼丹房”与炼丹起炉的“炼丹台”还在。“潜阳十景”中的“丹灶苍烟”就在这一带。
我们去的那天天气很好,虽然有初春的料峭,但爬山的热情让我们非但丝毫不觉凉意,反而热汗不止,幸好微微的山峰也已经沾染的了春天的温润,总体来说还是非常舒适宜人的。而且晴朗的天气,让我们清晰看到了天柱山的奇峰怪石、飞瀑瑶池,此行的目的已经圆满达成。也许下次来天柱山,我们会做一个可以看到云海日出的计划。
|